这场用红色经典致敬新时代的音乐会,是中国爱乐乐团在2024年年末的注脚,也是献给即将到来的2025年的贺礼。2024年12月29日晚,中国爱乐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在北京保利剧院隆重举行。音乐会由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、首席指挥余隆执棒,携手二胡演奏家于红梅、钢琴家罗维以及北京音乐家协会合唱团,为观众献上一场以红色经典旋律为主题的新年音乐会。本场音乐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录制,并将在新年期间播出,向全国观众传递新年祝福。
什么是红色经典?这些伟大的音乐作品或是诞生于风起云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或是由新中国的作曲家们为歌颂新时代而谱写,它们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,表达了爱国主义、革命精神、民族团结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。它们通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情感感染力,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红色基因一直流淌在中国爱乐乐团的血液里,在建团24年的历程中伴随乐团成长的脉搏一同跳动。昨晚的音乐会证明,红色音乐不仅仅是“经典”,更是与时俱进的音乐。二胡演奏家于红梅演奏的《蒙山沂水情》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:这部作品将二胡婉转如歌的乐音发挥到极致,写给故土的乐曲将美丽乡愁的诗篇徐徐展开,带领观众一同走进了美丽的蒙山沂水。作品由于红梅与青年作曲家李尚谦编创,于红梅曾表示, 沂蒙山区是的革命圣地,诞生于临沂费县的“沂蒙山小调”是人人熟知的沂蒙精神的名片,“沂蒙好风光” 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,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。在中国爱乐乐团激昂的伴奏下,于红梅动人的琴声不仅献给蒙山沂水,也献给在新时代展现全新意义的“党群同心、军民情深、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”的沂蒙精神。
《黄河》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冼星海创作的清唱剧《黄河大合唱》,1969年由殷承宗、储望华、刘庄、盛礼洪、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钢琴协奏曲,次年由李德伦担任指挥,钢琴家殷承宗与中央乐团在北京民族宫剧院首演。面对这部充满了革命年代的浪漫激情的作品,钢琴家罗维的演绎激情澎湃、技艺精湛,将黄河的壮美与音乐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音乐会的下半场,北京音乐家协会合唱团的歌唱家们登上舞台,演唱了一系列由中国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邹野改编创作的合唱作品。从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的豪迈气魄,到《南泥湾》的动人旋律,再到《人民军队忠于党》的坚定信念,每一首作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,同时又以全新的音乐编配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,呼应当下的时代主题;在2025即将到来的时刻,这些作品不仅为观众带来了精神的震撼,也传递出团结奋进、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心。
音乐会的最后,为庆祝2025年中国农历蛇年的到来,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特别加演了由邹野改编的《金蛇狂舞》。聂耳创作的这首民族管弦乐名曲旋律昂扬、热情洋溢、锣鼓铿锵有力,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。北京音乐家协会合唱团再度放歌,用一曲《我和我的祖国》为音乐会画上句号。
摄影:韩军、罗维




















